从信访中窥见的社会突显问题
——各信访中心见闻
2013年5月6日下午三点左右,省政府信访办。信访大庭里熙熙攘攘坐着二三十人,认真一观察大多都是一些基层上来的上访人,他(她)们穿着朴素,面带菜色,看上没一个是红光满面的人,听口音莆田人居多。我进去十几分钟后,就听到门口一哭天喊地的妇人哭声,哭一阵后,只见一男青年搀扶着一位近六旬的哭喊着的老妇进入了大庭,旁边还有两个三十左右的年轻女人也陪着哭,她们一边哭一边诉说着什么,她们的哭声回荡在整个信访大庭,因是莆田话一句也没有听懂。
2013年5月8日省检察院信访大庭,下午四点左右。这里来上访的大多是男性,人不多,一看不到十人吧。其中一四十多岁的女人印象深刻,她在向检察官一边诉说着就哭了起来,看她真是不容易,因离婚后前夫百般给她发难,她拿着离婚时分到的钱自己供房开了店,还要供养着两个孩子读书,可前夫不养孩子还将她告上法庭,说她买的房屋有他的份额,具体细节不得而知,只听她说:前夫早已包养了小他二十多岁的小女人,还给小女人买了别墅。据她诉说法院判案完全是黑白颠倒偏袒男方,所以她感觉十分冤屈,检察官在看了她的资料后说,建议她不要再打下去,这样耗时又破财,因她官司的标地高,所以诉讼费不菲。
印象深刻阵势大的是市检察院门口。2013年5月10日上午十点左右,只见检察院的电子大门关闭,电子门上骑着一位五十岁左右的妇女一边喊叫一边手在空挥武,只见她身上披着一块黄布,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门口有三人排成一字队手上拿着一大块写满字的板块,大门口聚集了有上百群众,有人在喊冤的,也有人在骂人,闹声一片,还看到有人在录像的。因本人要找人急急离开进了信访大庭,只见大庭里人声鼎沸说如赶集般一点不为过。来此上访人需要在指定窗口取号排队与接访人见谈。因我没有拿到号,我就直接进入接访室,看到一接访检察官有点空闲我就递上了资料,他倒是态度和蔼的简单问了一下就阅读了我的材料,后来他告知,他是管刑事的,很客气地让我找管民事的处长接访,我等了约二十分钟,这位管民事的吴处长接待了我,他很认真的解释了一下2013年后新修改的法规,目前不能受理我的案件,并指导我如何去运作。最后才得知这天是每月各处长的接待日。
平生第一次接触司法的问题,也第一次步入各信访局,也是第一次看到如此的场景。以前只是看到在网络报道的各路突出的社会问题,而这类突出的问题从信访中就能看到社会
的另一个宿影。在几天走访中的观察,一是拆迁解决不当造成的上访;二是执政不力造成的上访;三是司法不公造成的上访;四是讨薪上访;五是退伍老兵的上访。这只是本人的初步观察,没有具体了解,这都是看上访人所反映而归类的事。
值得称赞的是,各信访局的接访人员素质都不错,都能较认真地接待上访群众。特别是看到市检察院的民事吴处长在接待中都能给每位上访者当场批示,指导上访者找人处理的途径。
纵观上访群体,都是来自社会最底层的百姓,有的还是伤残人员,有的是风烛残年的老人,看着这些令人可怜的背影,社会都能伸出援助之手,将是这类上访者的福音了。总之,要想有一个和谐的社会,当权者还得从源头抓起,只有杜绝了司法机关的秉公办事,依法办案;执政部门能真正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只有这样才能还老百姓一个祥和的生存环境。
评论